豆制品加工副产物饲料化利用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概述:安徽沿淮淮北地区是全世界高蛋白大豆种植面积最集中、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左右,居全国第2位,是我国传统豆制品加工的主要原料来源之一。豆制品加工是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水排放、高污水处理成本的行业,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豆制品加工业的环保瓶颈问题日渐突出。 豆渣、黄浆水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含有大豆异黄酮、纤维素和蛋白质等水溶性营养成分,是一种很好的饲料非常规资源,但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豆制品的加工副产物主要是直接排放或低效饲料化利用,在饲料化利用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变质问题,影响饲用安全性及饲用品质,甚至可能造成质量事故。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黄浆水、豆渣的保质期延长到1年以上,从而解决其饲料化利用的保质期短的瓶颈问题,为规模化饲料化利用打下了坚实技术基础;通过益生菌的选配组合,开发出适于生猪、奶牛、肉牛肉羊的健康养殖的菌剂,以此菌剂接种发酵的黄浆水和豆渣能够对动物体起到有很好的益生作用,不论对生产性能的提升还是免疫性能的调节,以及对养殖环境的改善(圈舍有害气体的减排)都有很好的效果。如使用发酵黄浆水、豆渣,猪的饲料利用率提高,猪腹泻显著减少;奶牛乳房炎有显著改善;圈舍氨气、硫化氢气体显著减少等。 (二)提质增效情况:以日投豆量10吨的豆制品加工企业为标准,日产黄浆水约30吨,豆渣10吨。该技术可以直接减少污水处理设备费用投入300-500万元,减少运行成本、人力成本等每年约80-100万元。同时对黄浆水、豆渣等副产物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开发成具有益生菌功效的产品,应用于畜禽健康养殖过程中,直接提高年均效益1000多万元。
技术要点:
(一)豆制品加工企业废水分类收集技术。豆制品加工有黄浆水、泡豆水、冲洗水等,实现饲料化利用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对黄浆水进行单独收集和处理,保证收集过程不污染。 (一)发酵菌种的选育和组配技术。本技术涉及到多菌种组合发酵,基础菌是要保证发酵系统的建立,达到较长期保存,另外再根据不同畜种生产需要选配益生菌强化益生功能,已选育功能菌9株,均已进行功能特性研究及专利保存,通过组培已形成猪用菌剂、牛羊用菌剂。 (三)黄浆水、豆渣发酵工艺。包括黄浆水、豆渣各种发酵设施选择,发酵条件的优化。已建立桶贮、袋贮、池贮等方式,正在与大型养殖企业合作,拟建立罐式发酵与运输系统。 (四)发酵黄浆水、发酵豆渣饲喂使用技术。一是从加工企业到养殖企业的接口技术,要加强运输设备的消毒,保证生物安全,包括从运输车辆到企业贮藏罐的泵入和器材消毒。二是养殖企业的饲养工艺新构,养殖场生产规模及基础设施水平各异,要围绕发酵黄浆水、发酵豆渣的安全便利使用问题,根据各场情况,对工艺及设施进行适度改造,如发酵黄浆水直接饮用系统、发酵豆渣发酵存储系统、发酵黄浆水、发酵豆渣与TMR的接口系统及发酵豆渣的湿料饲喂系统等。三是要根据畜禽不同饲养生长阶段,确定合理饲养使用量与使用周期。
适宜区域:适宜区域广泛,在豆制品加工和养殖农牧区均可以应用推广。基本要求是要具备一定的猪、牛、羊养殖规模,在豆制品加工企业100公里半径内最易推广应用,就近利用经济效果最佳。
注意事项:本技术是一个循环农业技术,需要加工企业与养殖企业的紧密合作,建立较稳定的循环利用利益结合体。加工企业做好上游的副产物收集和发酵处理过程;养殖企业做好下游的饲料化利用过程。合理布局减少运输距离能够大幅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技术选育的菌种有很好的温度适应性,因此发酵体系能够在10-45度的温度范围内建立和稳定,无需人工控温,但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将会影响发酵体系的建立,因此在环境温度过低的冬季和温度过高的夏季需要进行合理的保温或者降温技术处理。
支撑单位:(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联系人:(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农科南路40号 邮政编码:230031 联 系 人:钱坤 联系电话:18919641581 电子信箱:1417795870@QQ.com (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农科南路40号 邮政编码:230031 联 系 人:苏世广 联系电话:13637084345 电子信箱:1461983408@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安徽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