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草共育生态种养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养循环
技术概述:(一)技术概述:稻鸭共育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一项引智技术,以生产无农(兽)药残留的安全、优质大米和鸭子为目的。本“稻-鸭-草共育生态种养技术”系在原稻鸭共育技术基础上,添加了人工牧草种植、补饲精料配方与精准防疫措施,不仅解决了稻谷农残超标等问题,也为役鸭(除草的麻鸭或半番鸭等)提供了充足活动场地以获得更多青饲料与昆虫等资源。本技术已制定了安徽省地方标准《“稻-鸭-紫云英”绿色模式生产技术规程》DB34/T 3124-2018和《稻鸭共生生产技术规程》DB34/T889-2009。 (二)提质增效情况:因减少农残、施用鸭粪有机肥以及选用优质稻品种而提高品质,加上约3%的保底增产,仅稻谷一项可增收550元/亩以上;以每亩放养15只鸭子,每只鸭子上市售价60元计算,扣除增加投入40元(主要鸭苗、建设围网与鸭棚、草种、补饲精料及疫苗等),亩均增收约300元。上述两项合计增收约850元/亩,经济与生态效益显著。
技术要点:
(一)鸭品种的选择。应选择抗病力强、喜爱运动、体型较小、喜食野生动植物的鸭品种。我省枞阳媒鸭、巢湖麻鸭、新培育的半番鸭以及外引绍鸭、天府肉麻鸭等均适合。 (二)水稻品种的选择。应选择抗倒伏能力较强、米质清香可口的优质品种,如当育粳8号、皖垦糯1号以及市场欢迎的镇稻、南粳、太湖糯等。 (三)稻田的准备。稻田以较为平坦、连片且水源充足的田地为宜,周围应架设高0.5-1米的铁丝围网,防止鸭子出逃或其他动物进入稻田;注意选择适宜网眼不能套住鸭头。每个放养小区(10-20亩为宜)设一简易鸭棚,便于遮阳躲雨和补饲。稻田内水深应保持在10-15厘米,以鸭子在田内活动可以抓到浮泥为宜。秧苗间距20厘米×30厘米,插秧后7-10天可以放入雏鸭。提前在拟放养田中投放一些细绿萍、浮萍等,既增加青饲料产量,又可抑制难以根除的尖叶杂草生长。 (四)鸭的准备与饲养管理。刚出壳的雏鸭不宜直接放入稻田,应在育雏舍培育7天左右再转入稻田简易鸭棚内;在棚内适应2-3天后再将其放入稻田。转鸭应选择在天气晴朗时进行,以提高雏鸭成活率。鸭子入田后稻田的除草、除虫、中耕及施肥即可由鸭子完成。入田初期田内水草较少,应根据田间杂草与昆虫等丰度,一般每天补饲由最多时4次雏鸭料至逐渐减少到1次生长鸭料。生长后期(上市前30天)肉鸭补饲日粮建议配方:玉米55%、稻谷(或麦类+酶制剂)25%、豆粕11.5%、花生饼粕4.5%、预混料4%;产蛋鸭补饲日粮建议配方:玉米55%、稻谷19%、豆粕11.5%、花生饼粕3.0%、菜粕3.5%、石粉4.0% 、预混料4%。补充精料替代传统纯粹单一的原粮如玉米、稻谷,可克服由于缺乏蛋白质等营养对役鸭生产性能与肉蛋品质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役鸭养殖效益。 为了降低役鸭发病风险需做好科学防疫,以下免疫程序供参考。 育雏驯养期间: 1日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苗,1羽份/只,皮下注射。 6日龄,鸭传染性浆膜炎-雏鸭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复合佐剂灭活苗,腿根内侧皮下注射0.3-0.5毫升。 10日龄,禽流感(H5N1+H9N2)二联油乳剂灭活苗0.3-0.5毫升,颈部皮下注射。 15日龄,鸭瘟活疫苗,肌肉注射0.5羽份/只。 稻田放养后: 30日龄,鸭瘟活疫苗二免,肌肉注射1羽份/只;新流二联油苗0.5毫升/只,颈部皮下注射。 40日龄,禽流感H5亚型(Re-6\7\8)油乳剂灭活苗0.5毫升,颈部皮下注射。 50日龄,禽霍乱灭活苗首免,皮下注射0.5-1.0毫升。 离田产蛋母鸭:120日龄,禽流感H5亚型(Re-6\7\8)油乳剂灭活苗1.0毫升,颈部皮下注射。 以上程序请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现状进行优化和调整。 (五)人工牧草种植。在冬闲田期间可种植黑麦草、菊苣(低洼地势不宜)、紫云英与三叶草(宜与禾本科牧草混播)等,在冬春季人工刈割后,切碎直接投饲给放养的肉蛋兼用鸭(如巢湖麻鸭)、蛋鸭(如绍鸭)等,或者晒制成干草作为青粗料使用以节省精料成本并可提高肉蛋品质。
适宜区域:在种植水稻的地域均可推广应用。
注意事项:注意天敌老鹰、黄鼠狼、野猫狗的危害,经过防疫健康的皖西白鹅成年公鹅,可起到哨兵功用;对于有飞翔能力的役鸭(如媒鸭、绿头野鸭)饲养至70日龄时,应将一侧翅膀大羽片及时剪掉以防飞翔;注意补饲精料防霉变、少喂勤添;水稻抽穗灌浆时为防止鸭子采食谷穗将其收回栈养在田边搭建的鸭棚里,给予营养全价配合饲料、青饲料育肥。
支撑单位:(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二)安庆市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三)当涂县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邮政编码:230031 联 系 人:夏伦志 联系电话:0551-65147396 电子信箱:xialz168@163.com (二)安庆市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68号 邮政编码:246001 联 系 人:吴启发 联系电话:0556-5513335 电子信箱:aqxmsy@163.com (三)当涂县农业农村局 联系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姑孰镇太白路 邮政编码:243100 联 系 人:刘虎 联系电话:0555-6723010 电子信箱:1162133634@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安徽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