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水稻钵育摆栽机械化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水稻钵育摆栽机械化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北方一季寒地粳稻的主要生产地,我省水稻种植面积常年在6000万亩左右,水稻生产主要采用育秧移栽的方式进行生产,针对目前的采用毯壮苗移栽的生产方式中,移栽过程中取样器对稻苗根部的撕裂,移栽后缓苗7-10天,缩短了水稻生育期,影响水稻的生长,降低了稻米品质,成为了我省水稻生产的一个瓶颈。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是一项先进、实用、现代的水稻育苗插秧机械化技术,是包括专用秧盘、机械化育苗播种机、高速乘坐六行带侧深施肥装置摆栽机为主体的成套水稻育苗及插秧设备。是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侧深施肥等多种技术的集成,是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该项技术适用于水稻育秧栽植的区域(南北方都可以),主要技术模式为:应用专用的钵体育秧盘育苗,并采用与之配套的水稻自动化钵盘育苗播种机进行播种,实现秧田育苗、管理机械化,当秧苗达到移栽标准时,应用水稻钵体摆栽机进行移栽的技术。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水稻钵育摆载机械化技术2006年开始在我省试验示范,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为本地区提供优质水稻品种栽培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目前全省现有水稻钵育摆载机近100多台套,实现移栽摆栽面积60000亩。 (三)提质增效情况 和常规技术相比,应用该技术该项技术具有:省种50%、省土50%、增产10-15%、无缓苗期、延长生育期7-10天等优点,主要解决早熟品种不高产、高产品种不早熟的瓶颈问题,具体表现在该项技术在移栽时带孽下田、移栽后无缓苗期,促早熟,分蘖率高,增产幅度大,解决了历史上钵苗只能人工手插而不能机械摆栽的难题。可实现节本增效为131.55元/亩,我省水田面积为6000万亩,如一半土地应用该项技术,则可增加效益39亿元。该项技术大面积实施,还可以推动制盘业的发展,社会效益巨大。普通盘育秧用苗床土采集困难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加剧。目前育苗腐殖土多采掘于优质良田、林带的表土、山上的植被、草地、湿地,这种有机草炭土在短时间内是不可恢复的生态植被资源,如此年复一年的采下去,其最终结果势必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将直接影响水稻的种植生产,该项技术节土50%,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其重要意义 (四)技术获奖情况 未申报科技奖励。

技术要点:

(一)育秧前准备 1、育秧棚及育秧地选择。要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活的偏酸性、无农药残留的园田地或旱田地及房前屋后的地块做育秧田,秧田长期固定,连年培肥消灭杂草。 2、整地制作秧床。提倡秋整地做床,春做床的早春浅耕10-15cm,清除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床面,进行消毒处理,注意床面平整,严禁床面出现脚窝及车辙等,一定保证秧盘摆放后,盘底平面的每个小钵必须要与置床底平面相接触(否则会造成小苗时水分够用,秧苗达到2叶1心时由于根系接触不到土壤,水分吸收不上来,会造成死苗现象发生),置床做好后要在上面铺上一层纱窗,铺好后等待摆盘。 3、苗床用土配制应做到:不同土类按适当比例采集、过筛、混合,同时调酸、调肥、消毒。必须达到土壤的PH值在4.5-5.5范围内,施肥可采用水稻育苗壮秧剂,施用方法:每袋壮秧剂(2.5kg)可拌土28-36kg床土,育秧28-36盘,或按使用说明书配制。 (二)种子及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选用中早熟的种子,质量必须保证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出芽率在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5%。 2、晒种。浸种前选晴天晒1-2天,每天翻动3-4次。 3、脱芒。要在浸种前对种子进行机械脱芒,采用SDL-150A型脱芒机脱芒,芒脱的净,糙米率只有0.5%。(采用该项技术必须脱芒) 4、选种。用比重1.0-1.13的盐水选种,用比重计测定比重,或用鲜鸡蛋放入水中露出水面5分钱硬币大小即为标准比重,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种子。(选种环节必不可少) 5、浸种消毒。浸种消毒5-7天,或以浸种累计温度100℃为益。或采用智能化浸种催芽中心催芽,积温也是100℃。 6、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放在循环水式、或蒸气式催芽机中,30-32℃恒温催芽,达到破胸露白,芽长不得大于1mm,否则应降温至15-20℃晾芽。 (三)播种 1、播种期。当日气温稳定通过5-6℃时开始播种。高产播期4月10日—20日。 2、用2BD-600(SPE-60AM)型水稻自动化钵盘育苗播种机进行播底土、播种、覆土一次完成作业,把完成播种作业的钵盘均匀整齐的摆放在置床上(要求:底土要达到秧盘钵的2/3,播种量达到每钵3-5粒,覆土与钵盘持平)。 3、浇水。采用水稻专用透气膜覆盖秧盘上,用微喷或水管接喷头浇水,水一定要浇透,浇完水后撤掉透气膜,对因浇水沉淀而缺土的秧盘进行补土,(注意补土不宜过多,不能超过盘面)。 4、浇水后为了保证钵盘底部与置床充分接触,一定要在秧盘上铺上大板进行人工踩压。 5、平铺地膜 。播种后在床面(透气膜上)平铺地膜,保温保水,苗出齐后立即撤掉。 6、封闭灭草。等到秧苗一叶一心时,用千金掺施细土,按使用说明施用。(注意:不可以在浇水之后进行封闭,一定要在秧苗一叶一心时进行封闭,以免受药害)。 (四)苗期管理 1、温度管理。a、播种到出苗期密封保温,没出苗时不得通风。b、出苗至1叶1心期注意开始通风炼苗,棚内温度不超过28℃。c、秧苗1.5—2.5叶期,逐步增加通风量,棚温控制在20-25℃,严防高温烧苗和秧苗徒长。d、秧苗2.5—3叶期,棚温控制在20℃以下,逐步做到昼揭夜盖。e、移栽前全揭膜,炼苗3—5天以上,遇到低温时,增加覆盖物,及时保温。 2、水分管理。当早晨叶尖无水珠时应补水,床面有积水要及时晾床。秧苗2叶期后,床土干旱要在早或晚浇水,一次浇足浇透。揭膜后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不能灌水上床。 3、苗床灭草。没有封闭灭草的苗床,稗草1.5叶期用敌稗灭草,每平方米用20%敌稗乳油1.5ml,兑水30倍,露水消失后喷雾,喷药后立即盖膜。 4、立枯病预防。秧苗1.5叶期,每平方米用移栽灵1.5-2ml稀释1000倍液喷苗。或用3.2%克枯星15g、10%立枯灵15g、3%病枯净15g兑水2.5-3kg喷苗,喷后用清水洗苗。 5、苗床追肥。秧苗2.5叶期发现脱肥,每平方米苗床用硫酸铵1.5-2g,硫酸锌0.25g稀释100倍液叶面喷肥,喷后及时用清水洗苗。2叶后期要保证每隔7天喷湿一遍生根粉。带土移栽的起秧前1-3天,追施送嫁肥(按说明使用)。 6、潜叶蝇预防。于起秧前1-2天每百平方米用10%大功臣粉剂3g兑水3kg喷雾。 7、起秧。起秧前1-2天要浇水,水量不能过大或过小,以插秧时钵苗能够不粘不散不软,顶杆推出容易,输送时秧夹将钵固定的比较牢固,输送准确。即用手捏一下秧钵不软又不硬最好,随起随插,不插隔夜秧。 (五)本田耕整地 1、耕翻地。土壤适宜含水量25-30%,耕深为15-18cm。 2、泡田。5月上旬放水泡田,最晚不得超过5月15日。 3、整地。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旱整地要旱耕、旱平、整平堑沟,结合泡田打好池埂,水整地要在插秧前5-7天进行,使用354-554拖拉机配搅浆平地机一次作业达到整平耙细,做到池内高低不过寸,肥水不排出。也可白茬地浸泡5-7天后直接采用该机械进行搅浆平地作业。 (六)移栽 1、移栽时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13℃时开始插秧,具体时间为5月10-25日,不插6月秧。 2、移栽规格。根据各试点村的土地、肥力等可插33×14cm、33×16cm、33×18cm、或33×21cm为宜。 3、移栽质量。花达水位浅移栽,水深(2-3 cm),行距误差为±1 cm,衔接行距误差为±3cm。

适宜区域:水稻移栽种植区。

注意事项:

支撑单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明街17号 邮政编码:150001 联 系 人:迟德龙 联系电话:0451-82658107,18746049997 电子邮箱:cdlok@163.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黑龙江省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