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抗药性杂草“三早”治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 抗药性杂草防控方案 针对敏感或低抗类型田块,ALS-ACCase抑制剂、ALS-HPPD抑制剂、ALS-ACCase-HPPD抑制剂等不同作用靶标的除草剂联合施用。双季早稻在移栽稳蔸后或直播后3-5天,杂草三叶期前,联合施用ALS-ACCase抑制剂等除草剂,严格按推荐剂量施用;双季晚稻在移栽稳蔸后或直播后3-5天,杂草三叶期前,联合施用ALS-HPPD抑制剂等除草剂,严格按推荐剂量施用;一季稻在移栽稳蔸后或直播后3-5天,杂草三叶期前,联合施用ALS-ACCase-HPPD抑制剂等除草剂,严格按推荐剂量施用。 针对中/高抗田块,不同靶向除草剂如ALS抑制剂、ACCase抑制剂、HPPD抑制剂等轮换使用,按推荐剂量、推荐防治时期施用。双季早稻在移栽稳蔸后或直播后3-5天,杂草三叶期前,轮换施用ALS抑制剂等除草剂,严格按推荐剂量施用;双季晚稻在移栽稳蔸后或直播后3-5天,杂草三叶期前,轮换施用HPPD抑制剂等除草剂,严格按推荐剂量施用;一季稻在移栽稳蔸后或直播后3-5天,杂草三叶期前,轮换施用ACCase抑制剂等除草剂,严格按推荐剂量施用。
技术要点:
二、精准施药技术 (一) 机插秧田 采用“一封一杀”的控草模式。在插前1-2天或插后5-7天采用丙·苄、苯噻·苄等药剂封闭;插后15-20天采用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吡嘧磺隆、噁唑·氰氟、二甲·灭等进行茎叶处理。 (二)旱直播稻田 采用“一封二杀三补”的控草模式。播后苗前采用丁·噁乳油、二甲戊灵、丙草胺等封闭,播后15-20天采用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等进行茎叶处理。根据田间残留草情可选用二甲-灭、噁唑酰草胺、噁唑·氰氟等进行茎叶处理。以旱直播为主的西北稻区,播种时用仲丁灵封闭,在水稻2-3叶期采用氰氟草酯、噁唑·氰氟等进行茎叶处理。 (三)水直播稻田 推荐采用“一封二杀”的控草模式。播后苗前采用丙草胺(含安全剂)、丙草胺(含安全剂)+苄嘧磺隆进行土壤封闭;水稻3-4叶期采用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双草醚、氰氟草酯、噁唑·氰氟、二甲·灭等进行茎叶处理。西北稻区,在水稻2-3叶期采用氰氟草酯、五氟·氰氟、噁唑·氰氟等进行茎叶处理,上水后撒施苯噻·苄、丙·苄等控草。 (四) 人工移栽及抛秧稻田 在秧苗返青后,杂草1叶前采用丙·苄、苯噻·苄、丁·苄等进行土壤封闭或者在杂草2-3叶期采用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双草醚、氰氟草酯、噁唑·氰氟、二甲·灭等进行茎叶处理。 三、 配套技术 以植物检疫为前提,因地制宜的采用生物、农业、化学等措施,相互配合,经济、安全、有效的控制杂草发生和危害。 (一) 植物检疫 水稻引种时,经过严格检疫,防止危险性杂草种子传入。 (二)生物措施 针对环境条件较好的田块,耕层深翻,稻田整平,施足基肥。水稻移栽后5-6 d禾苗返青后,晴天施用。早稻180-200 kg/亩, 一季稻和晚稻每亩施用100-120 kg。均匀撒施,并保持水层3-5 cm(以不淹没心叶为准),只进不出,维持水层10-15 d。通过稻田养鸭、稻鱼(蟹、鳖)共养等,利用鸭、鱼(蟹、鳖等)的踩踏、取食控制稻田杂草。(三) 农业措施 以农业措施防除杂草,是水稻田综合防除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在水稻栽培过程中,要贯穿于每一生产环节。 (四)清洁田园 精选种子,清洁秧田,利用清洁床土,清除稻田周边杂草等,减少杂草种子来源。 (五) 机械除草 利用翻耕、耙地、旋耕等耕作措施进行播种、插秧前除草,铲除已出土杂草或把杂草深埋。 (六) 栽培措施 适量播种,常规育秧播种60g/m2左右,盘育秧每盘播种120g~150g,培育壮苗,以苗抑草。 直播田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每667m2播稻种7kg~10kg,深度1cm~2cm,及时灌排,确保出苗整齐,加强田间管理,促苗早发,增加有效分蘖。插秧后大田管理符合NY/T 1752-2009的规定,利用水层管理和水稻群体优势控草。 (七) 人工除草 及时拔除杂草,对于杂草稻拔除时应避免杂草稻灌浆落粒。
适宜区域: 主要防除对象禾本科杂草:稗、千金子、双穗雀稗、稻李氏禾、马唐、杂草稻等。莎草科杂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牛毛毡、荆三棱、水莎草等。阔叶杂草:鸭舌草、节节菜、矮慈姑、丁香蓼、雨久花、四叶萍、空心莲子草、眼子菜、水竹叶、水蓼、陌上菜等。
注意事项:
支撑单位: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湖南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