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高接换种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技术背景:我市柑橘老果园规模较大,近年来,哈姆林、夏橙等加工专用品种价格低迷,部分区域跨界种植,如长寿、江津种植晚熟脐橙等,长期不结果,经济效益不佳;个别果园苗木调运混乱,品种混杂,质量低下,制约我市柑橘产业优质高效发展,需要通过高接换种技术,进行品种结构调整。 技术原理:本技术主要运用植物营养繁殖原理,采用嫁接技术手段,进行品种更新,发展适销对路产品,调优品种结构,促进销售,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技术成熟度:高接换种为果树传统栽培技术,在我市应用时间较长,技术成熟度高。
技术要点:
1.选择良种接穗:保证接穗来源,接穗来自认定的采穗园,每批次采穗时,都必须函请当地植保部门现场检疫,并出具《植物检疫证书》。 2.嫁接时间:以秋季嫁接为主,春季补接为辅。秋季高换,可嫁接时间长,不影响当年产量,第二年春下桩后,新梢抽发整齐,同时可及时补接。 3.低位、多头、分层、错位高换:因树制宜,根据树冠的大小确定接芽数量。一般幼树换接3芽~6个芽,树冠冠径在1米~2米的换接6芽~10个芽,2米~3米的换接10芽~20个芽,3米以上换接20个芽以上。分层和接芽角度,一般第一层分枝在距地面0.8米~1米左右,树冠较大的成年树,应在第一层上方,0.5米左右处加接一层。 4.嫁接后的管理:接芽萌发后,要及时挑破薄膜、下桩,下桩时要施一次稀薄的农家肥,施肥时在树冠2/3~1/2处开挖深40厘米,宽30厘米的施肥槽,同时剪断部分侧根,减轻因养分不足造成的须根死亡。下桩前要进行一次补接,对于切口较大的树,在切口部附近要保证足够的接芽数量,防止愈合不全形成的干桩和木腐,而导致的2年~4年后的枝干枯死,要进行两次下桩,伤口保湿处理。 要及时除萌保证换种纯度,及时绑缚防止大风吹断新枝。树冠初步形成时增施磷钾肥,进行拉枝整形、环割,促进花芽分化,提早结果。 要重点防治柑桔潜叶蛾,红、黄蜘蛛,凤蝶,蚜虫等病虫害危害新梢的枝叶,促进树冠早日形成。
适宜区域:适宜柑橘生产地区推广。
注意事项:1、要强化接穗检疫。必须在指定采穗圃采集良种接穗,严防柑橘黄龙病、溃疡病随接穗传播,造成高换果园的严重损失; 2、采用适宜良种。主要选择品质优、市场前景好,已经通过品种区域试验,可在本区县种植的良种; 3、强化嫁接人员和刀具消毒。要求嫁接人员在高换前,用洗手液反复冲洗洗手。嫁接刀等嫁接工具,做到株株消毒,以控黄龙病、溃疡病等防检疫性病害和裂皮病、碎叶病、黄脉病等病毒类病害的交叉感染。
支撑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孔文斌(89133889)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重庆市2020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