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砂皮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柑橘砂皮病已成为柑橘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在我市发病严重的柑橘园内病果率可达60%以上,虽然它不会直接导致产量损失,但它严重影响了柑橘的外观品质,从而降低橘园的经济效益。本技术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三方面构建柑橘砂皮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力求将柑橘砂皮病的发生及为害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减少砂皮病给果农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保证柑橘果品绿色安全,促进我市柑橘产业持续向好发展。
技术要点:
(一)农业防治。 1.合理控制栽培密度,适度修剪。将柑橘园的栽植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园内良好的通风透光性和树体营养水分状况的均一性。认真做好树体修枝整形,一是要剪除过密的枝条,增加树内的通风透光性,二是通过修剪清除死树、枯枝、僵果、残存的套袋等杂物和地面落果、落叶,集中烧毁,清除砂皮病病原菌。 2.注重水肥管理,增强树势。加强水肥管理是防治柑橘砂皮病的重要措施。每1、2年进 行1次扩穴改土,每株施有机肥不少于25 kg,促使根系生长。每年施肥3次,即春芽肥、壮果肥、采果肥。增施商品有机肥、饼肥、农家肥等,合理施用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肥,增强树势,提高抗逆力,不宜偏施氮肥,老病区和重病区还应增施钙、硅肥。在干旱季节要做好抗旱保湿工作。 3.做好冬季清园,清除病原。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做好冬季药剂清园。冬季柑橘园内病原菌进入越冬期,是病菌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抓住这一时机喷洒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环保农药,对控制来年病虫害意义重大。可使用石硫合剂和松碱合剂作为冬季清园用药,以有效杀死越冬病原菌。 (二)化学防治。 由于砂皮病发病时间长,柑橘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病,因此在用化学药剂防治柑橘砂皮病时要掌握好防治时期和用药种类及浓度,做到预防为主,同时避免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及产生抗药性。主要抓好抽稍期、谢花 2/3 期、第 1 次生理落果期(果实蚕豆大小)、第 2 次生理落果期(6 月中下旬)、7 月上中旬防治关键时期,9 月中下旬如遇雨水多时再施药 1 次。可选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氟硅唑、克菌丹、氟菌·戊唑醇、氟啶胺、咪鲜胺等药剂,在化学农药中添加 0.25%~0.50%的矿物油(绿颖等)或 0.05%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有机硅)可提高防治效果。注意各种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或是复配使用。同时,有条件的地方组织专业化服务组织进行统防统治或统一联防联控。 (三)生物防治。 积极开展植物源、微生物源等生物农药的研发及应用研究,实施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方案,实现对橘园砂皮病的绿色生态防控。
适宜区域:重庆有柑橘青苔病发生的地区
注意事项:注意该技术中各环节时间节点掌控及技术的实施落地情况。
支撑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联系人:杨蕾(18983692281)。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重庆市2020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