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酒用高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酒用高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酒用高粱是我省千亿级产业烟酒产业中,白酒产业的重要原料作物。酒用高粱具有商品率高,脱贫增收效果显著等特点。“十二五”以来在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白酒产业的推动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全省酒用高粱种植面积近200万亩。然而随着酒用高粱产业的不断发展,与之存在的机械化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收获损失和霉变损失大等问题凸显。为了进一步提高酒用高粱机械化生产水平,解决酒用高粱农业机械化生产中种、收、烘等薄弱环节,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季节性劳动力不足,有效提高酒用高粱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更好的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在刘捷部长的批示下,我站多次赴省内外调研酒用高粱生产机械化相关情况。2020年,我站以贵州茅台唯一指定的酒用高粱——“红缨子”品种为主,结合其植株高、穗头柔软弯曲、颗粒坚实、粒小皮厚等特点,开展酒用高粱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重点解决育苗移栽、收获及烘干环节上存在的技术瓶颈。通过试验示范,大幅度提高了耕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收获和烘干等技术环节的机械化覆盖率,通过试验示范,项目区高粱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9%。特别是机械化收获技术与烘干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机械化收获损失率控制在3-5%以内,远远高于国内先进水平。机械化烘干技术解决了酒用高粱的提质存储问题,大大提高了酒用高粱的经济价值。同时,通过项目实施,完成了全省酒用高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系列)规范(草案)的编撰,并已获得省技术监督局立项。

技术要点:

2020年酒用高粱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项目在遵义市仁怀市长岗镇茅坡村实施,项目完成示范面积592亩。辐射带动了茅坡村高粱机械化应用5000余亩。通过项目实施还直接和间接带动了长岗镇,五马镇、茅坝镇等高粱基地在高粱生产中较大范围引进使用机械作业,明显提高了高粱生产机械化覆盖率。通过项目带动,2020年仁怀市组织召开了“酒用高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场会”示范效果良好,习水、播州、金沙、石阡等县区相继开展示范技术推广,技术推广覆盖面和应用面进一步增大增强。 提质增效情况 1、经济效益: 一是机械化收获方面:采用雷沃谷物联合收割机主机配改装定制割台收割高粱,损失率控制在3-5%以内,单机日收获面积30亩以上,突破了“红缨子”高粱多年来一直无法机械收获的技术难题,仅此一项每亩可节约成本150-200元生产成本,如推广50万亩,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7500-10000万元。二是机械化移栽方面:项目引进了半自动移栽机进行试验性移栽,并取得一定成功,一台机移栽机作业速度,相当于人工10人以上。三是机械化烘干方面:由于2020年在高粱收获季节连续40多天的下雨,通过推广机械化烘干,在长岗镇茅坡村2020年机械化烘干高粱数量约为300吨,占全村高粱总产量的20%以上,如没有机械化烘干,长岗镇茅坡村将会近一半的高粱因霉变而失去经济价值,经济损失将超过100万元。四是机化耕作、植保方面:项目区比非项目区(人工栽培及小型机械作业)单位面积地节约成本660.00元;项目区高粱增产23.36kg/亩,单位面积可增加产值214.91元。如果推广50万亩,每年将可节本增效43745万元。酒用高粱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提质增效非常明显。 2、社会效益: 一是培养技术型农民,通过现场讲解、现场示范的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培训技术骨干100余名,让农民更好地掌握了相关农机应用相关技术,以及高产、高效的高粱有机栽培技术,为今后高粱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群众基础。二是机械化作业不误农时,如机耕其作业速度块,可及时移栽高粱,无人机植保机可及时防治病虫害;而人工或小型机械作业进度慢容易误农时,高粱发生病虫害又不能及时防治,从而影响高粱产量。三是机械化作业质量高,如无人机植保对蚜虫等病虫害防治效果明显好于人工作业。四是解放劳动力,通过机械化作业,单位面积可节约4-5个劳动力,一方面解放出来的这些劳动力可以从事其它劳动获得收益,另一方面由于高粱种植人工成本的减少,可以吸引合作社和企业投入高粱产业,从而为全程机械化在高粱生产应用打下基础,社会效益显著。 3、生态效益: 项目区应用机械化除草和植保,采用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主,生物制剂防治为辅有机病虫害防治,禁止化学农药的施用,提高了高粱品质,确保了食品的安全。同时通过加大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投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技术要点 (一)技术内容: 1、机械化耕整地技术: 主要采用微耕机和拖拉机进行土地耕整作业的技术。 2、机械化育苗技术:主要结合农艺措施采取育苗机具进行播种,漂浮育苗,在设施配备齐全的大棚育苗技术。 3、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采用除草机进行除草作业;采用植保无人机开展植保作业的技术。 4、机械化收获技术:采用进过改装定制的割台配套谷物联合收割机主机进行收获作业的技术。 5、机械烘干技术: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谷物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的技术。 (二)技术路线: (三)技术模式: 1、机械化耕整地:要求无漏耕,耕深达到20-25cm,土壤细碎平整,土壤颗粒尺寸应≤30mm,碎土深度应大于栽植深,作业时土壤含水率不大于30%。 2、机械化育苗:采用与育苗机配套的160穴漂浮盘育苗,播种深度1-1.5cm,盖种基质厚度1cm左右。 3、机械化田间管理:除草选在晴天,土壤含水率不大于25%进行,除草翻土深度5-10cm,距离高粱植株5cm左右为宜;无人机植保,要求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按相关规定操作,作业时风速小于2m/秒,作业高度应控制在高粱上方2m左右,飞行速度尽量匀速,最好采用测绘规划自动作业,作业过程中不得关闭避障雷达。 4、机械化收获:要求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作业速度控制在4-5公里/小时,割台高度40cm左右,收割时注意检查损失率变化,及时调整作业速度与割台高度,作业时收割机前进方向人员不进入,并及时清理影响作业的杂物。 (5)机械烘干技术:烘干后高粱籽粒含水量控制在13.5%以下,采用低温烘干,注意把温度控制在50-60℃,做到当日采收,当日烘干。 (四)主要农艺措施: 1、品种选择及处理:选用红缨子良种;种子处理:播前,将种子在阳光下晒2~3d。采用温汤浸种灭菌,用55~57℃温水,浸泡5min,也可用石灰水浸泡1h。 2、育苗:项目区全部采用漂浮育苗移栽。 (1)苗床准备:苗床主要选择水源方便,背风向阳。 (2)播种及苗期管理:高粱4月上旬播种育苗,每穴播种3-4粒,每亩大田备苗30盘,播种后前4天注意保温,出苗后注意防止高温烧苗,移栽前2天移出育苗池开始炼苗。 3、整地与施肥: (1)整地:前作收获后应立即灭茬,结合施基肥进行耕翻。耕地深度20~25cm。 (2)施基肥:每667m2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kg 。 4、移栽:当苗长至4-5叶时即可起苗移栽,除去病苗、弱苗、杂苗、带护根土。等行移栽,行距60cm左右,宽窄行移栽,窄行40cm左右,宽行80cm左右,穴距28cm左右,每穴2株,密度为8000株左右/667m2。 5、田间管理:移栽返青成活后,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基本苗。并结合查苗补苗,每667m2用清粪水1000kg追施1次活棵肥,移栽后30天左右,结合中耕除草再追施清粪水1000kg。 6、病虫害防治: (1)虫害防治:苗期害虫和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龟子)防治:采用冬前耕翻土壤,减少越冬虫量。害虫成虫羽化后,可用糖醋液诱杀,即糖、醋、酒、水按3∶4∶1∶2的比例配制成糖醋液,每667m2摆放5-10盘(钵)诱杀成虫。病虫害发生达到防治指标时采用植无人机进行虫害治。 (2)病害防治:发生高粱黑穗病、红条病毒病时人工及时拔除,带出田块集中深埋处理。高粱的其它病害防治主要通过选育抗病品种,防治田间渍水、清洁田园、实行轮作等措施进行防治。 7、收获:高粱在蜡熟末期收获最为适宜,其特征是穗基部茎秆变黄,植株下部的4-6叶枯死,穗上下两端小穗外颖呈棕色。 (五)技术突破点: 1、高粱机械化收获取得重大突破:项目采用雷沃4LZ-5G谷物联合收割机主机配改造定制割台收割高粱,损失率控制在3-5%以内,单机日收获面积30亩以上,突破了我省“红缨子”高粱多年来一直无法机械收获的技术难题,收获取得突破后,项目合作社新采购两台联合收割机用于高粱收割,带动其它企业和合作社采购和引进联合收割机10台套用于高粱收获,2021年引进使用机械化生产的合作社会更多,服务面积会更广。 2、机械化移栽取得新进展。项目实施单位引进了半自动移栽机进行试验性移栽,并取得一定成功,一台机移栽机作业速度,相当于人工10人以上。 3、机械化烘干作用明显,通过项目推广机械化烘干,特别是在2020年机械化烘干显得更加重要,为高粱种植户减少了损失,保障了粮食安全,做到颗粒归仓。

适宜区域:酒用高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适宜于全省种植酒用高粱且有机械化作业条件的区域使用。

注意事项:在该项技术推广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耕整环节,要求泥土细碎, 土块直径≤3cm,耕深15-18cm,碎土率≥75%,土壤含水率不大于30%,以保障土壤耕作质量和高粱苗机械化移栽的存活率。 移栽环节,酒用高粱机械化移栽时建议平作,不建议起垄后在垄上移栽,这是便于机械化收获,如果在垄上移栽,机械化收获时收获机通常为履带式,一是土地不平整履带损坏速度加剧,造成生产成本高,二是收获效果差,损失率会提高。 收获环节,由于红缨子高粱植株较高,收获时行走速度的控制尤为重要,作业速度控制在4-5公里/小时,速度低了作业效率低,高了损失率高。 烘干环节,在机械化烘干时,烘干温度的控制相当重要,一般烘干温度控制在50-60℃,高了会将胚芽烘坏,低了会使高粱成团,水分不能及时排除造成损失。

支撑单位:单位名称:贵州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联系地址:贵阳市云岩区延安西路242号 联系人:袁旭 联系电话:18984082363 邮箱:9499363@qq.com 主推技术支撑 贵州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韩忠禄 陈泫月 赵昌秀 谢成霞 周 奇 潘东彪 朱 勃 黄初林 遵义市农业农村局:张 俊 杜 鹃 仁怀市农业农村局:雷文权 郭学建 播州区农业农村局:沈建军 石 磊 习水县农业农村局:税贞平 金沙县农业农村局:金 波 石阡县农业农村局:陈文强 雷德康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贵州省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