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乌蒙山区春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针对云贵乌蒙山区春作马铃薯产量低的问题。马铃薯播种早期遇干旱致使出苗不齐,幼苗不健壮;后期雨水丰沛,容易在田间形成涝灾,大面积爆发晚疫病,在湿热环境下给病害防控带来困难。应用该技术,膜下铺设滴灌带,解决了马铃薯早期出苗干旱问题,同时实现水肥一体化,节约人工成本;田间管理时控制植株生长过旺,增加空气流动性,同时配合晚疫病防控,避免植株非正常死亡造成减产。实现了马铃薯生产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生态协调。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云南省2019年县甸沙乡“云薯108”亩产5634.3公斤 kg;2020年“云薯108”在西魁村试验点大面积测产亩产达到5596.3 kg,永安村试验点亩产达到6015.89 kg,为云南最高产量记录。 2020年在贵州省威宁县麻乍镇箐岩村进行小范围示范,“云薯108”大面积测产亩产达到5014.65 kg,“青薯9号”平均亩产5371.41 kg,为贵州马铃薯单产最高纪录。目前该技术正在威宁马铃薯主产区小范围示范展示。 (三)提质增效情况 和常规技术相比,应用该技术块茎增产约2~13%;水分、肥料利用率均提高,节约人工成本,田间管理措施可避免马铃薯地上植株非正常死亡,延长马铃薯生育期,提高马铃薯块茎品质。 (四)技术获奖情况 未申报科技奖励。
技术要点:
1.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选择:青薯9号红皮、肉色淡黄、表皮光滑、抗病性强、商品薯率高;幼苗生长强、株丛繁茂性强、叶色浓绿、花色淡紫、结薯集中;植株耐旱,耐寒。云薯108黄皮黄肉,生育期长,高产、抗病性强、食味好。 2.种薯处理:剔除病薯,烂薯。切块种薯的切块要在播种前1~2天进行。切块时根据薯块的大小和芽眼的分布要采取横竖切或环切等不同的切块方法。但要尽量减小伤口面积,不要切成条状或片状,每个切块必须应含有1~2个芽眼,平均单块重达35~45 g(50 g左右)。切块过程要注意切刀消毒,可使用0.5%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不断浸泡或擦洗消毒,切刀最好两把以上,轮换使用。 通过给切好的薯块进行药剂拌种处理,提高出苗率和预防病害。采用药剂为广谱细菌性杀菌剂和真菌性杀菌剂,附着填充剂为滑石粉。亩需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 g,中生菌素或噻霉酮可湿性粉剂30 g,滑石粉5公斤。将切好的种薯与混合均匀的药粉进行混合翻拌均匀,使每个薯块表面均匀附着一层混合药粉。 3.铺设膜下滴灌带:滴灌带铺设采用单垄单带(1垄铺1条滴灌带)模式,在马铃薯出苗期遭遇干旱可及时补充水分,可用来施用水溶肥,实现水肥精细化管理。 4.马铃薯植株控旺处理:马铃薯控旺要视情况把握时间以及使用次数。控旺不提倡用激素控旺,如多效唑、矮壮素等,易引起残留,提倡用三唑类杀菌剂控秧。第一次控旺时间可在垄与垄之间还有5~8公分左右封垄时进行;如果雨水较多,植株开始疯长,可在每次打药时酌情加20~60毫升不等的三唑类杀菌剂;如果气候干旱,秧子已经封垄,可以打药时间隔一次使用三唑类的杀菌剂,可使叶片曾绿变厚,抵抗力变强,避免炭疽病的发生,也可预防突然降雨,秧子控不住。同时在马铃薯植株封垄前以顺着垄沟两侧栽竹竿固定绑绳的方式搭支架,用绑绳在马铃薯行间“扶起”薯秧,防止后期薯秧生长旺盛造成倒伏。 5.后期晚疫病和虫害防控:用药剂防治晚疫病是行之有效的,施药防治次数以3次为主,在未发生晚疫病前(现蕾期)先喷保护剂代森锰锌、丙森锌等,以后每隔10天左右轮换使用治疗兼保护剂氟菌·霜霉威、霜脲·锰锌、噁酮·霜脲氰等,或使用苯噻菌胺+小檗碱(霜疫杀手锏)和80%(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金霜)专用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在发现中心病株后,应拔除病株并远离种植区深埋,并及时使用治疗剂。保护剂和治疗剂使用方法根据晚疫病发作情况而定。蚜虫防治药剂可使用旺亩特乳油2000~2500倍液叶面喷雾。马铃薯蓟马等其他虫害可选用阿维菌素、阿维·辛硫磷、苏云金杆菌、烟碱、鱼藤酮、苦参碱、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图1 马铃薯播种情况 图2 马铃薯水肥管理设施 图3 马铃薯中期管理情况 图4 马铃薯收获情况 6.块茎收获:采收薯块在田间晾晒2~4小时,晾干表面水分后,剔出病、烂、虫蛀、畸形薯及泥土等杂物,按照薯块大小分级,薯块分级装袋,分级标准根据市场需求确定。
适宜区域:云贵乌蒙山区春作马铃薯种植区。
注意事项:种薯处理必须到位,即使播种,避免长时间堆放导致烂种;马铃薯植株封垄后要及时控旺,防止后期遇阴雨天气行间空气流通不畅,增加病虫害发生率,避免植株徒长至少株高过高引起倒伏,影响植株光合作用;晚疫病防控措施要及时,以防引起大面积爆发控制不住。
支撑单位:(一)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省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联系人:(一)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省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金竹镇金农社区 邮政编码:550006 联系人:范士杰 联系电话:0851-83760332,13985413128 电子邮箱:fsjgy200@sina.com (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延长线2238号 邮政编码:650205 联系人:隋启君 联系电话:0871-65893201,13033361800 电子邮箱:jingzuosuooffice@163.com,jingzuosuo@163.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贵州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