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优质丰产高效机插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瞄准水稻机械化生产最薄弱环节—机械化插秧,针对贵州机械化插秧长期面临的育秧质量差、机插漏秧率高、高产与优质难以协同等关键难题研究形成的技术体系。筛选了适宜机插的水稻品种并制定了品种评价标准,解决了品种与机插方式不配套的问题;建立了以“合理播期+精确播量+水分调控”为核心的育秧技术,解决了杂交籼稻机插育秧出苗全苗难、适龄成毯难的问题;建立了以“高质量整田+合理移栽秧龄+精确机插规格”为核心的机插技术,解决了机插漏秧率高、基本苗严重不足的难题;研发了机插同步一次性施用缓混肥技术,减少了肥料用量和施肥次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稻米食味品质。技术显著降低了水稻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生态协调、高产优质高效三协同。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本技术近三年(2018-2020年)在我省湄潭、兴义、西秀、麻江、黄平、锦屏、播州、石阡等地示范推广,核心示范区面积超1万亩,并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现场验收和评价,建议进一步扩大应用。2018和2020年采用该技术在兴义示范区亩产分别达到925公斤和1031公斤,分别创造当年全省机插水稻产量记录。兴义机插核心示范区作为2020年全省水稻产业发展大会的参观现场,被《贵州新闻联播》、《贵州日报》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三)提质增效情况 据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和遵义市农业农村局2020年开具的应用证明,以及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对核心示范区的验收评价意见,与常规技术相比,本技术在节本增效、增产提质方面作用显著,一般亩增产15%以上,节约用肥20%,亩节约移栽和施肥人工成本200-250元,亩增收300元以上,减肥后稻米食味品质和生态环境效应明显改善。 (四)技术获奖情况 未申报科技奖励。
技术要点:
1、选用宜机插优质食味水稻品种 选用生育期适中、出苗性好、分蘖较强、茎秆粗壮、抗倒伏力强、抽穗整齐、穗型中等偏上、对主要病虫害具有较强抗性的优质食味水稻品种;高产田块亩产达700千克产量潜力,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以上。 2、机插壮秧培育 4月上旬左右采取流水线机械化播种。播前对种子进行精选、消毒、浸泡和晾干,毯状秧盘每盘播种约2900粒(大粒型70克/盘、小粒型60克/盘);钵体硬盘每孔播2-3粒谷种。出苗阶段保持盘土湿润,出苗后以盘土发白、秧苗卷叶为准,及时喷水至盘土水分饱和;2叶1心时看苗施肥,后期干干湿湿,以干为主,利于根系盘结成毯。 图1 机插壮秧培育(左图为毯状育苗,右图为钵体育苗) 3、精确机插 移栽前2-3天精细整田,要求平整、土壤软硬适中、水分露泥为主。移栽时适宜毯状秧苗秧龄20-25天,钵体秧苗秧龄30-35天。选择出苗整齐的秧块栽插,适宜机插密度 1.0-1.3万穴/亩,行距一般30cm,株距16-20cm,也可采取宽窄行机插,每穴栽插2-3苗,机插漏插率控制在5%以内,基本苗2.5-3.0万。 图2 精确机插后水稻秧苗长势 4、肥水高效运筹 采用机插同步深施一次性缓混肥,纯氮总量约8千克/亩,氮-磷-钾营养成分超45%;也可采用人工撒施肥,纯氮总量约10千克/亩,底肥施用复合肥,机插后1周施分蘖肥,拔节期视苗情施用穗肥。移栽后1周内田间以露泥水为主,分蘖期保持1-2cm薄水层,无效分蘖期排水晒田,拔节长穗期保持3-5cm浅水层,灌浆结实期进行轻干湿交替灌溉,成熟前一周断水。 图3 机插同步深施肥机械操作示意图 5、主要病虫草害防控 插秧后7 天左右用稻田除草剂与第1次追肥尿素混匀施用,施药时保持约3 cm的浅水达7天。苗期至拔节期注意防治叶瘟,破口期和齐穗期分别用20%三环唑100 g兑水60 千克喷雾预防穗颈瘟;抽穗后用井冈霉素等防治纹枯病。同时注意防治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虫害。稻飞虱亩用10%蚍虫啉15-20g兑水50千克喷雾;稻纵卷叶螟应在2-3龄幼虫盛期时用阿维菌素等喷雾防治。
适宜区域:适宜贵州省海拔1300米以下、水源方便的坝区。
注意事项:机插水稻一次性缓控施肥应选择专业厂家的水稻专用缓控释肥,氮磷钾搭配合理,丸粒小、养分含量高。
支撑单位:(一)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二)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一)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金欣社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联系人:李敏 联系电话:18212006523 电子信箱:233652981@qq.com (二)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地址:贵阳市延安中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农推站 联系人:曾涛 联系电话:13639068814 电子信箱:568371935@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贵州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