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复种苦荞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贵州是我国苦荞传统产区和主要加工产品供应源,近年来苦荞产业呈现加工、销售规模快速增长,而种植规模持续减少的矛盾,传统春季净作模式因比较效益低不符合农民增收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利用马铃薯收获后空闲地发展一季苦荞种植可有效化解产业难题。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2016年-2020年在威宁进行推广应用,累计示范推广1.5万亩。 (三)提质增效情况 一是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出;二是减轻了马铃薯连作障碍,促进了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增加了苦荞种植面积,保障苦荞的生产和供应。 (四)技术获奖情况 未申报科技奖励
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生育期短的苦荞品种,如黔苦7号等。 2.整地 马铃薯收获后,应及时浅耕灭茬,然后深耕,深度25cm以上。 3.种子处理 3.1选种 采用水选、粒选等方式,剔除空粒、瘪粒、破粒、草籽和杂质,选用大而饱满且整齐一致的种子。 3.2 晒种 在播种前的5~7天,在天气较为晴朗的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薄薄的摊开一层,并常翻动,晒2~3天。 3.3药剂拌种 使用30%咯菌腈·嘧菌酯·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按67-100毫升/100千克种薯进行拌种,用水量控制在700毫升/100千克种薯以下,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黑痣病等病害。药剂拌种最好的播种前1天进行,药剂种子拌匀后堆放3-4小时再摊开晾干。 4播种 4.1播期 马铃薯收获后及时复种苦荞,适宜播期在7月中旬~8月上旬,适时早播,避免早霜危害。播种应在晴天、土壤湿度不大的情况下进行。 4.2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或撒播,应保证深浅一致,落籽均匀,然后视墒情进行镇压,确保全苗。 4.3播种量 每666.7m2播种量4kg~5kg。 4.4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应在3~5cm。墒情好稍浅,墒情差宜深。 5.田间管理 5.1查苗补种 发现缺苗断垄,应立即补种补栽。每666.7m2留苗8~10万株。 5.2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2次。第一次人工中耕锄草在幼苗高6 cm~7 cm时结合间苗疏苗进行;第二次中耕在封垄前,结合追肥培土进行,中耕深度3 cm~5 cm。 5.3 追肥 根据苗情和地力条件,结合第二次中耕,每666.7m2追施尿素5kg~7.5kg。对中后期肥力不足或表现脱肥的,可配合施用1~2次叶面喷肥,每666.7m2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 kg均匀喷施。 6 病虫害防治 6.1病害 6.1.1立枯病 发病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喷雾防治。 6.1.2轮纹病 发病初期用80%的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6.1.3褐斑病 在田间发现病株时,用40%多菌灵悬浮剂,或7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500倍~800倍液喷雾防治。 6.1.4霜霉病 发病初期用 800 倍~1000 倍液的25%嘧菌酯悬浮剂,后期用 75%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700 倍~800 倍液喷雾防治。 6.2虫害 6.2.1粘虫 可根据测报情况,在田间采摘卵块,搜集烧埋枯心苗、枯黄叶,把成虫消灭在产卵以前,把卵消灭在孵化以前,把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幼虫发生密度大时,于上午9时前和下午4时后,可将幼虫震落在容器或地下,集中消灭幼虫。 6.2.2钩刺蛾 利用幼虫假死性和趋光性,实行灯光诱捕和人工捕杀。 7收获 苦荞植株2/3籽粒呈现本品种成熟色泽时收获。收获时,应选阴天或早晨露水未干时。
适宜区域:毕节、六盘水等地区。
注意事项:马铃薯收获后及时种植苦荞,避免早霜对苦荞的危害。
支撑单位:1.贵州省特色杂粮产业技术体系2.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
联系人:1.贵州省特色杂粮产业技术体系 联系人:朱怡 联系电话:13809415570 电子邮箱:756716745@qq.com 2.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金欣社区省农科院 邮政编码:550000 联系人:卢扬 联系电话:13511979544 电子邮箱:499528997@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贵州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