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冬作马铃薯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模式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针对贵州省冬作马铃薯播种后低温出苗晚、苗期缺水且低温易遭霜冻、中期晚疫病等病害严重、收获期易出现商品薯比例低且劣质薯多影响销售以及传统种植方式带来的人工成本高且管理粗放、管理不当造成的高投入低效益等难题;利用小型农机完成马铃薯播种,完成马铃薯垄作一次成型,解决马铃薯合理密植和优化施肥等问题,提升马铃薯合理生长发育空间和肥力合理利用能力,同时,黑膜覆盖避免马铃薯生长环境土壤板结,膜上覆土降低马铃薯青皮薯率、杂草生长率以及人工破膜成本;在水稻田上,一次性完成“深耕沥水、优化施肥(药)、合理密植、黑膜增温、膜上覆土”等5项作业,提高播种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施肥(药),降低土传病害发生率,合理配比水肥关系,实现产业可持续性发展;通过适时播种和选择品种,合理规划马铃薯鲜薯上市时间,达到效益最大化,实现了贵州省冬作马铃薯生产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生态协调。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冬作马铃薯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自2015年以来在贵州黔南州、黔西南州、黔东南州、安顺市等州市多地进行示范、推广,获得良好效果。2015年,该技术在黔南州三都县示范10032亩,其中核心区2013亩,平均亩产2278.29kg,示范区8019亩,平均亩产1945.85kg,辐射带动3.4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488.8万元;2016年,该技术在黔南州应用13.1万亩,平均亩产1865.2kg,亩产值2984.32元,总产值3.91亿元;2019年,该技术在惠水、三都、长顺、荔波、瓮安、平塘等县应用16.3万亩,平均增产325kg/亩;2020年,该技术于长顺和黄平分别示范1.42万亩和1.46万亩,亩节本增效800元以上。 (三)提质增效情况 和常规技术相比,应用该技术可增产马铃薯15%以上,亩增效20%以上,商品薯率提升10%以上,青皮薯率降低10%以上,降低化肥用量5%以上,亩节约人工成本640元以上,同时,通过水稻-马铃薯-水稻水旱轮作,有效降低土传病害发生率,合理利用水稻和马铃薯作物需肥特性,提升土壤可持续性生产能力,保护水田生态环境。 (四)技术获奖情况 未申报科技奖励。
技术要点:
<p>1.优质早熟马铃薯新品种选择:选择高商品薯率、优质薯型、黄皮黄肉、芽眼浅、口感好且多抗适应性强优质早熟马铃薯品种;高产田块大面积种植可达到4000千克/亩。 2.种子处理:选择健康无病、无破损、表皮光滑、贮藏良好且具有该品种特征的薯块。(1)催芽:选择健康种薯,摊放在温暖向阳的室内,温度保持在18℃左右。每隔3~d翻动1次,当芽长0.5cm 左右,即可切块播种。(2)切块:50克以上的种薯宜进行切种,准备2把以上切刀,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一刀一种薯交替进行。(3)药剂拌种:种薯播种前需进行拌种或包衣处理,具体药剂处理方式见表1。<img alt="" src="/upload/20210619/d49b492206f60cd6b7d986dbb2addde8.png" style="height:699px; width:649px" />3.选地及整地:选择交通便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方便的稻田;整地前排干积水,耕地应在播种前3~10d进行,深度要达30cm左右。要精细整地,使土壤颗粒大小合适,避免大土块。 4.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候和马铃薯生育期适时播种,规划马铃薯商品薯上市时期,且避开晚霜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5.播种方法:开沟条播,沟深10cm以上,施肥后覆土并作垄。用宽1.1-1.2m黑膜覆盖土垄,膜两侧用土压实,膜上覆土1cm。对由于不规则或面积过大影响排水的地块,在开沟时留出排水沟,利用排水沟对地块进行分割。 6.病虫害及霜冻防控:以晚疫病为病害防治重点,参照NY/T 1783-2009进行。做好病情测报工作,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发现中心病株要立即拔除,用生石灰消毒病穴,同时整个田块要立即喷药,尤其是在中心病株的附近。虫害主要有蚜虫和地下害虫,病虫害防治方法防治见附录B,病虫害防治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根据霜冻的预警预报,在霜冻来临前灌水或进行植株喷雾。对已遭受严重霜冻的田块, 及时剪除受冻枯死的茎叶部分,并喷洒 800~1000倍70%甲基硫菌灵WP或70%百菌清WP600~800倍药液,防止发病感染。施药时每亩配套使用3-5kg氮肥,促进地茎叶重新生长。 7.收获与分级:马铃薯成熟,即2/3叶片变黄,应及时收获;亦可根据市场需求,提前或延迟收获。应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收获后的薯块放在太阳下晾干表面水分,去掉烂、破、病薯,随后按照规格分级、包装。 图1 开沟
图2 摆种
图3 覆膜
图4 膜上覆土
图5 晚疫病防治
图6 采收</p>
适宜区域:贵州低海拔1000m以下地区。
注意事项:如遇低温或霜冻情况,需及时进行田间灌溉防冻处理,应合理安排播种和收获时期,避开霜冻和收获期水涝情况。
支撑单位: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省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联系人: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省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金竹镇省农科院内 邮政编码:550006 联系人:雷尊国、王洪亮 联系电话:0851-83760332,13984157777 电子邮箱:13984157777@163.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贵州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