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猕猴桃溃疡病于1985年在我国湖南东山峰农场首次报道。该病在我国发现后迅速蔓延,目前在陕西、四川、浙江、河南、湖南、安徽和福建等省区均有发生。我省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黔南、黔东南、毕节、铜仁、遵义等地均有发生。尤其在修文和水城等主产区发生尤为严重,例如:修文县20余个生产基地均有发生,严重地块病株率达50%以上,产量损失达80%以上,严重威胁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水城曾在2014年因溃疡病大发生导致数百亩果园被毁。 对于溃疡病的防治技术研究方面,国内外要较多的报道。王振荣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措施、修剪时间及强度、冬灌施肥的种类数量都将影响溃疡病的发生程度,适时适量施肥灌水,多施有机肥磷钾肥,合理修剪,注意清沟排水,对其他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均能有效提高树势,预防溃疡病的发生。Scortichini等(2012)研究发现施用过量的氮肥会增加溃疡病的感染几率,合理施磷肥或钾肥则可提高树体的抗病性。盛存波等(2006)从猕猴桃根际土壤分离到的生防菌株B56-3对猕猴桃溃疡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申哲等(2008)从植物内生放线菌中筛选到链霉菌gCLA4,该菌株粗提活性物质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达64.9%。Cameron等(2014)分析了铜制剂和抗生素的抗药性机制和风险后,提出抗菌肽是有效防治溃疡病的发生替代药剂。杨清平(2015)等发现EM活性菌泥敷涂对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国内很多研究者致力于溃疡病室内及田间化学药剂的筛选及药剂使用浓度时间方式等的研究。龙友华等(2010)发现90%链•土霉素抑菌效果较好,其次为3%中生菌素和36%三氯异氰尿酸;张毅等(2012)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筛选了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药剂及施药方法组合,结果表明,梧宁霉素、噻霉酮在刮除病斑后涂药防治效果最好;王西锐等(2013)发现噻霉酮对海沃德,农用链霉素对华优防治溃疡病效果较好,各种药剂对红阳的防治效果较差;高蓬明等(2013)则认为溴硝醇、硫酸链霉素和噁霜•锰锌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较好;Scortichini等(2014)研究表明,几丁质可以有效防治猕猴桃溃疡病;谭永中等(2016)结果表明,采用嫁接口纵划并涂抹1.6%噻霉酮膏剂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中两次纵划并涂抹膏剂的方法为最佳。在国外的综合防控技术中主要以加强病原菌管理、栽培控病和化学防治为主,近年在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方面也有较多的报道。在国内也有较多的综合防治方面的报道。但是这些措施存在国外防控推广普及不够或部分措施不符合国内猕猴桃生产水平实际问题;国内的综合防控则方法较为单一,生态调控操作性不足,生物防治涉及较少;导致我国猕猴桃溃疡病成为猕猴猴桃产业发展最大的威胁,在贵州尤为突出。 绿色防控是我国作物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方法,在2011年农业部就提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农业部办公厅并对绿色防控的主推技术提出明确的要求。 为此,项目团队对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进行研究,根据绿色防控的理念,对各单项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近4年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符合贵州气候条件和生产特点的技术。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本技术在盘县普古乡、修文县谷堡乡和龙场镇进行小范围示范展示。 (三)提质增效情况 通过在盘县普古乡、修文谷堡乡等地试验示范,该技术可有效预防和减轻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和危害。 (四)技术获奖情况 无。
技术要点:
1. 严格实行阻隔措施 严禁病区种苗、接穗、花粉及果实进入未发病区,阻止人为的远距离传播溃疡病;对拟用于授粉的花粉进行分子检测,摒弃带菌花粉,降低园区感染率;发病果园进行管理时,先管理健康植株,再管理发病植株;修剪时对剪刀等工具进行消毒。 2. 生态调控 因地制宜选择背风向阳的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种植猕猴桃;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切忌在海拔高,冬季气温低,阴雨天多的区域种植红阳品种;对于已种植感病品种的果园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改接换种。 增施有机肥,加强果园土肥水的管理;合理整形修剪,适量负载,减少伤口,维持健壮的树势,增强树体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减轻病害的发生。 3. 免疫诱抗 采果后,结合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在采果后落叶前喷施S-诱抗素、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和辛菌胺醋酸盐等免疫诱抗剂1~2次,或采用海藻酸钾等具有免疫诱抗功能的磷钾肥灌根1次,提高猕猴桃抗溃疡病抗病能力。 4. 生物防治 未发病果园或零星发病的果园,在落叶前采用80亿芽孢/克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LW-6可湿性粉剂、1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3000亿芽孢/克荧光假单胞菌可湿性粉剂等生防菌喷雾1~2次,用于预防溃疡病。 5. 科学用药 主要用于发病果园,采取全园喷药防治与病株挑治相结合的策略,重点是发病植株的治疗。 (1)秋末全园喷药防治 在猕猴桃采果后,喷施2次农药,一次在采果后,一次在早春萌芽期,两次均加入免疫诱抗剂一起喷雾,药剂主要有:0.3%四霉素水剂500倍、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等杀菌剂。 (2)发病初期病株挑治 在2月上中旬,对全园果树进行调查,发现皮色发暗的病枝以及上年发病标记的植株,进行全株涂抹药剂治疗,药剂主要有:0.3%四霉素水剂5倍、1.6%噻霉酮涂抹剂、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或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500倍。 (4)显症期病株挑治 在病害表现流出菌脓时,采用药剂对病株进行灌根防治,药剂主要有:0.3%四霉素水剂500倍、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或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共施药2~3次,每次间隔5~7天,药液中可添加海藻酸钾水溶肥,以增加植株抗病性和恢复长势。
适宜区域:本技术适宜于贵州猕猴桃种植区。
注意事项:生防菌剂不能与杀菌的药剂一起使用,使用杀菌的药剂20天后可喷施生防菌类杀菌剂。
支撑单位:(一)单位名称: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联系人:联系地址:贵阳市小河区省农科院植保所 联系人:吴石平 黄露 联系电话:13885036622 18286039271 电子信箱:gzwusp@126.com 776173850@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贵州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