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四川农业大学 | 向总书记汇报的“农民教授”!

发布时间:2022-09-28


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常璩《华阳国志》

 

四千五百年前

古蜀先民在成都平原

种下了长江上游第一株水稻

三十五年间

他走遍广袤的四川田野

在大地上奏响了一曲《稻香》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

让我们一同走进

川农大水稻所马均教授的故事

 

 

 

正在向总书记汇报的马均教授(右二)

 

今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眉山市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永丰村)考察调研。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马均教授向总书记汇报了园区所采用的水稻新品种和生产新技术。园区是马均教授团队长期驻点指导的水稻高产高效示范区之一。

“总书记十分关心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关心我们水稻产量情况,”马均教授庄严承诺,“请总书记放心,实现藏粮于技、中国碗装中国粮,我们有信心、有底气!”

这份信心和底气,与他坚守水稻栽培事业密不可分。从事教学和水稻栽培科研工作35年来,他一直奔走在课堂、稻田、实验室之间,在四川盆地广袤的田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足迹。

 

01 热爱与担当

 

马均教授对作物栽培学的喜欢萌发于初中时期。当时教生物的老师提倡“从做中学”,教他们授粉,讲述神奇的杂交技术。少年好奇心一发不可收拾,促使他后来考入四川农业大学攻读农学。

 

学校浓郁的学术之风、老师们对科学的热忱深深感染了马均教授。读本科时,他就对栽培产生了兴趣,因为觉得栽培和其他学科交叉较多、灵活性强,考研究生时就选择了水稻栽培研究,师从水稻栽培专家孙晓辉教授。“当时农学两个班60个人,只考上了3个研究生”。从那一刻起,马均教授已经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方向。余下的,对他来说,只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努力再努力罢了。

 

在读博的时候,他让人羡慕地成为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周开达院士的弟子,却依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作物栽培学上。“虽然周开达院士是从事水稻育种研究,但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我选择进行水稻栽培研究。”马均教授回忆,“那时候受杂交水稻的发展影响,育种是更热门的方向,但周开达院士和孙晓辉老师告诉我,良种良法,我们不能光搞育种,还要搞栽培。一方面,水稻所不能缺栽培,另一方面,搞水稻育种也不能缺栽培,现在我们的育种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而要挖掘高产优良品种的潜力,还必须要靠栽培。”

从1987年毕业工作这些年来,巴蜀大地的大部分粮食主产区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都留下了马均教授的足迹。尤其是从水稻准备播种到收割的季节,他大部分时间都奔忙在各地的水稻生产第一线。

 

“这是栽培专业的特性决定的。”马均教授说,作物栽培技术是直接面向生产的,农民、基层农技人员非常需要。好的品种依托好的技术更能体现其优越性。因此,只有把办公室建在农村,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才能真正体现其作用。

 

某一年8月,马均教授患了突发性耳聋,医生要求住院半个月。可恰逢水稻生产正忙的季节,他根本放不下田间的活,于是,每天赶到医院输4、5个小时的液,拔掉针头又赶到周边地段的示范田里去了。

 

上个世纪90年代,是作物栽培学发展中的艰难时期,大量人才流失。马均教授一度成为水稻所作物栽培方向研究的“独苗”。“从大概1995年开始,我的老师们都退休了,整个团队就剩我一个人。”就这样独自奋战了近15年,直到2010年之后,团队才逐渐壮大。

 

“和老一辈时相比,现在科研条件更好了。”马均教授说,更充足的研究经费、更完善的研究条件都为团队进一步用科技保卫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02 榜样与传承

“马老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同学们有什么困难都会找他。”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上的困难,他都热心帮忙。博士王贺正对马老师很感激,他来学校读博时,老婆没工作,没有当地户口,孩子读书也很困难,正一筹莫展时,马均教授了解情况后,四处张罗,帮忙联系工作、联系学校,为他解决了后顾之忧。

 

虽然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十分繁忙,但马均教授对待教学却从不懈怠。他尽心尽责。除了一直承担本科和研究生作物栽培、生理教学外,还培养毕业了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46名。他的学生走出校门后多数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感觉不好好干就对不起马老师。”已成长为河南科大农学院(牡丹学院)副院长的王贺正说。受马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总是会冲到服务三农的第一线。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我的老师们对我的谆谆教诲,不仅我自己身体力行,而且也是我对学生们的一贯要求”,马均教授总是勉励学生,写在大地上的论文也许没有被SCI收录、也许没有那么值得夸耀,但它是实实在在的,是广大农民朋友们所亟需的,是能解决我们吃饭问题的。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这是我们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最大的骄傲。

当有同学对专业感到困惑时,他就循循善诱,以作物栽培学方面大家——杨开渠教授、余松烈院士为榜样勉励学生热爱专业。他自己更是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这种热爱,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默默地坚持研究。“播种、量田、布置田块等基础工作马老师也要亲自上手。”他的博士张荣萍对此很是佩服。

 

“他好像是较劲儿一样,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好做完。”王贺正说。看上去非常温和的马均教授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事业时总是很执拗。他的这种不服输的精神,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周开达院士那句“即使10年都搞不出成果,也要把教训留给别人”的名言,这或许就是精神传承吧。

 

“我是地地道道的川农大人,”马均教授说,“我的硕士导师是孙晓辉教授,他是水稻所创始人杨开渠教授的弟子和助手,我的博士导师是周开达院士,这两位德高望重的前辈都是水稻所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我得到了他们的言传身教,他们身上那种‘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成为了我一辈子学习的楷模,他们缔造的‘川农大精神’也烙印在每个水稻所人的心里,得到了原汁原味的传承,推动了我校水稻所事业的发展。

 

03 鼓舞与奋进

你们从事这项工作很辛苦,出成绩也是长周期的,日晒雨淋,淡泊名利,贡献非常大。咱们国家能够丰衣足食,农业专家功不可没。

 

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让马均教授倍受感动、倍受鼓舞。这里也是他和团队坚守了20年的地方。

 

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大大小小的机械忙碌穿梭田间。如今永丰片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已在省内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烘”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四川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

 

20年前,马均教授刚来到这里时,就发现这里田地平且连片,非常适合开展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及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针对四川盆地弱光寡照、水稻产量受限的情况,他和团队通过技术攻关,研发出了稀植壮苗、水肥耦合等关键技术,充分利用有限的光热资源,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能大幅提高水稻单产。然而一到村子,他们收到的却是农民的怀疑和不信任。

 

“才施这么点肥,

得不得影响产量哟?”

 

“这些机器那么贵,

到底有好大作用呢?”

······

 

农民们的疑惑不少。马均教授决定,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知识传授。每到农事各个关键时间节点,团队都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确保农民有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特别是水稻关键生育期,他们每天要在田里待10多个小时。村民们都笑言:“走到街上根本看不出是个教授、研究生,完全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外表越来越像农民,内心也与农民越来越贴近。种粮大户王元威与马均教授合作了20年,从300亩种到3000多亩。尽管前些年粮价比较低迷,他仍然坚持种粮。“我们很信任马教授,他给了我们很大的技术支持,加上全程机械化,产量和效益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为了提高种粮大户的积极性,马均教授团队还与当地政府合作,每年举办水稻“一优两高”(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竞赛活动,从品质、产量、效益、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评比,最高能获得上万元的奖金。从第一届只有24户参加,到今年第七届有超过200户参加。

“我凭单产790公斤的成绩,拿到了2021年的最高单产奖。”种粮业主赵友勇说,“但是,高产不是我的最终目标,通过‘一优两高’竞赛,现在我更注重质量了。我现在种的鸭稻米,就采用了生态的方法,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在马均教授团队影响下,农户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安全高效生产成为大家的一致目标。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核心示范区超高产攻关田水稻最高亩产达到969公斤,创造四川盆地水稻超高产纪录。在这个全省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马均教授团队累计引进试种越光、稻花香等国内外优质品种340个,筛选出宜香优2115、晶优534、F优498、荃优822等适合眉山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26个。示范推广机插秧优质超高产栽培、水稻机直播、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技术近20项,集成推广杂交稻机械化生产“缓基速追”减氮增效施肥技术等绿色安全生产新技术3项,园区机械化率达到100%,带动眉山市150万亩水稻实现优质化生产。许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2项。尤其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杂交中稻丰产高效水肥耦合技术、稻田固碳减排等成果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再接再厉,用科技保卫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为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做出自己贡献。”马均教授表示,团队已与基地就下一阶段的合作进行商讨,希望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农户。

 

稻谷有根,深扎泥土

一生与水稻打交道的马均教授

已然将他的“根”

深埋进莘莘学子和农民乡亲的心里

 

···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

图片|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

新华社 本人提供

排版|曾贝尔

责编|刘媛媛

策划|学生融媒体中心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